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综合新闻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启动会在京召开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07作者:Admin来源:IARRP点击量:

    12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暨全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协作网建设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农业部科教司王衍亮巡视员、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陆建中副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梅旭荣所长、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陈宏坤副总经理、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道龙所长、任天志副所长、科研处苏胜娣处长应邀到会。4个区域实验室、8个科学观测试验站以及全国各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领域的领导和专家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衍亮强调,加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要在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有利于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全国性、区域性植物营养与肥料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科技体系,这对于合理解决农业发展中植物营养与肥料的重大关键、共性、区域性问题,跟踪国际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领域发展最新趋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实现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标准上,综合性重点实验室要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重点,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主要依据,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科技创新与发展服务。在考核机制上,王衍亮强调考核的不是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而是考核综合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实验站的依托单位,所以依托单位要拿出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创新机制,将实验室/实验站管理好、运行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陆建中副局长从院科技管理角度阐述了院科技管理局做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与部里的沟通平台,积极发挥管理服务功能作用,为学科的创新发展做好服务,希望综合实验室依托单位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为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开展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与平台,造就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必不可少的舞台。
会议期间,聘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道龙所长为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植物营养室白由路研究员和肥料室周卫研究员为副主任;聘任朱兆良院士为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金继运理事长为副主任,并聘任李保国教授等15人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并颁发了证书。
    与会领导为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等4个区域实验室和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华北设施栽培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双季稻营养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南方特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南方坡耕地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西北旱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浙江土壤肥料与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等8个科学观测实验站授牌。
    王道龙所长汇报了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组成方案,4个区域实验室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方向、目标、任务。大会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成员踊跃发言,为学科群的创新与发展献言献策;在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分别就“十二五”学科群的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工作规则》,《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章程》,各级实验室的建设标准,科技协作网的规范化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最后,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由路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说通过综合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和科学观测试验站以及科技协作网四位一体的建设,必将大幅提升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获得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原始创新性重大成果。这对于促进植物营养学科的发展,发挥肥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通过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以及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的开放运行,迅速增强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营养与肥料核心与关键技术,取得一批植物营养学理论、新型肥料与高效施肥技术方面国家所急需的原创性成果,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显著提升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