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头条新闻

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揭示信息干预对消费者新兴亲环境食品溢价支付决策的影响机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9-08作者:李福夺来源: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点击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立足生产端稻作系统转型和消费端亲环境食品市场培育需求,探讨了信息干预对消费者新兴亲环境食品溢价支付决策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formation exposure incentivizes consumers to pay a premium for emerging pro-environmental food: Evidence from China”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学术期刊《清洁生产(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据尹昌斌研究员介绍,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具备安全、营养、环保特征的新型亲环境食品正成为农产品市场消费新风尚,资源相对稀缺性决定了消费者存在为这类食品支付溢价的可能。那么现实中,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新兴亲环境食品支付溢价?溢价决策又是如何发生的?

该研究以绿肥大米为例,通过设计信息干预试验,综合运用条件价值法、参数估计、半参数估计等方法,揭示了中国城市消费者为绿肥大米支付溢价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信息干预前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分别为7.9元/kg和12.1元/kg,分别比普通大米高出2.6元/kg和6.8元/kg。这一发现强调了通过外部信息供给消除亲环境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消费者购买绿肥大米的决策机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主观自我评价和环境素养对消费者溢价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可见,通过积极引导消费者的主观自我评价和培养消费者的环境素养改善其消费溢价具有现实可行性。其次,信息干预对消费者绿肥大米属性认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这一发现不仅强调了食品属性标签对引导消费者支付的积极作用,还进一步验证了信息策略对促进绿肥大米市场发展的有效性。第三,信息干预缩小了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支付差距,为稳定绿肥大米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上结果对指导中国亲环境食品市场的发展升级,促进中国稻作制度创新均具有指导意义。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4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绿肥(CARS-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693446)等项目的共同资助,李福夺博士后为第一作者,尹昌斌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据悉,《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是环境科学领域JCR一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IF=11.072。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9652622020133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