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王婧副研究员论文入选“F5000”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1-07作者:王婧来源: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点击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王婧副研究员于2017年发表在《农业工程学报》的论文《秸秆颗粒化还田加速腐解速率提高培肥效果》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简称F5000)。逄焕成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篇论文针对中国秸秆资源量进一步增多的态势,探索将秸秆压缩成颗粒后还田培肥土壤的可行性,研创安全有效快速培肥的秸秆颗粒还田技术体系。论文采用尼龙网袋埋藏法,研究秸秆颗粒化还田与常规粉碎秸秆还田(对照)在盆栽培养条件下的腐解与碳、氮、磷、钾养分的释放特征,以及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质量的秸秆颗粒化后其堆积密度为对照的 4.8 倍,吸水1h后含水率提升,可显著改善其还田性,提高土壤消纳秸秆的能力;(2)秸秆颗粒化后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的腐解速率,培养期内前 60 d,秸秆颗粒平均腐解速率比对照提升 31.68%;培养 300 d 后,其累积腐解率达 80.81%,比对照高出 8.7 个百分点;估算可比对照提前 30 d 腐解超过 50%,提前 14 d 完全腐解;(3)秸秆颗粒化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养分释放速率,培养期前 60 d 尤为明显;培养 300 d 后,秸秆颗粒的碳和氮累积释放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11.0 和 13.2 个百分点,但磷和钾累积释放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估算碳、氮、磷、钾养分分别释放超过 50%的时间比对照提前 15~125 d,提前 9 d 释放全部养分;(4)秸秆颗粒还田在培养期前 260 d 可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培养期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提高18.03%。
研究结果显示,秸秆制作成颗粒后,体积极显著减小,吸水速率也有所提高,还田性能显著提升,利于提高秸秆和土壤的混合度。秸秆颗粒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腐解速率与秸秆养分释放速率,可实现高效快速的培肥土壤。由于体积小,其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农田秸秆还田量,还可依照颗粒肥的标准实现全程机械化,并可进行深层还田,构建了一种农田培肥新模式与安全有效快速培肥的秸秆还田新技术。与此同时,由于其体积减小,方便运输,不但可解决秸秆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还利于拓展秸秆利用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F5000”评选活动由国家科技部主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负责评选。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向国内外展示和交流我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办法是基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以5年为滚动周期,针对各个学科类别每个年度发表的论文,按前1%高被引论文进入提名优秀论文,再利用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每篇提名优秀论文进行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客观评价,从而选定最终进入该平台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