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山东河北盐碱地综合利用主要做法、困难与启示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24作者: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联合调研组来源:农民日报 2023年7月22日点击量:

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盐碱地综合利用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黄骅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时再次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为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近期,农业农村部调研组赴山东、河北调研盐碱地开发利用情况,研究完善盐碱地利用政策,推动重点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

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主要做法

山东、河北盐碱地面积较大,分为滨海盐碱地和内陆盐碱地,以氯化物盐碱地为主,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保肥能力弱。经过长期持续改良,取得显著成效,盐碱含量显著下降,盐碱地面积不断缩小。长期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盐碱地治理的本质是“淡化表层、防治盐碱,培肥耕层、提升地力”,核心是“灌排配套、盐随水走”。

两省比较成熟有效的做法有:一是强化水利工程盐排盐。大规模建设骨干水利排灌设施,整区域完善排灌网络,畅通水系,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控制地下水位,是治理盐碱地的根本途径。例如滨海地区针对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等特点,采取“填土筑高+明沟强排”工程措施。黄骅等地通过深挖扩宽排沟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农田中的盐分。

二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治盐。综合实施田、土、水、路、林、电等建设内容,完善田间节水灌溉工程,以及明沟、暗管、竖井等排水工程建设,发挥综合措施在降低土壤盐碱方面的作用。山东营建设高标准农田200多万亩,使盐碱耕地占耕地比重下降约20个百分点。

三是加强土壤改良补肥盐碱地。通过采取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业措施,以及添加化学改良剂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洗盐排盐效率,促进农作物生长。

四是积极选育推广耐盐碱作物适应盐碱地。加强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和耐盐碱作物选育推广,在轻度盐碱地积极推广旱碱麦、大豆、油菜等耐盐碱农作物;在中度及以上盐碱地种植水稻、棉花、油葵、苜蓿以及麦、莜麦、谷子、马铃薯、中药材等农作物。

五是因地制宜探索综合治理模式改良盐碱地。两省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盐碱类型、光热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条件,集成组装以工程措施为基础,辅以农艺、化学、生物等措施的综合治理模式,实现防治结合、长久有效。

面临的主要困难挑战

结合两省实践,盐碱地综合利用还面临不少现实困难。

一是治理成本高。在配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基础上,轻度盐碱地改良成本一般为每亩每年800—1500元,中度盐碱地改良成本每亩每年1500—2000元,重度盐碱地改良成本每亩每年在3000元以上,农艺措施至少要连续采取3年。盐碱荒地开发成本更高,在具备水源的情况下,亩投资一般1—3万元,包括骨干输配水工程、土地平整、田间灌排工程、地力提升、田间道路等。

二是水资源制约严重。从调研情况看,各种排盐、压碱等措施都需要一定淡水资源支撑。东营、黄骅等地盐碱地普遍存在灌溉水、压盐水匮乏问题,水资源成为制约盐碱地开发和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因素。

三是改良后的盐碱地稳定性差。水盐运动基本规律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碱地在完善工程措施后,若不能持续采取洗盐排盐、土壤改良培肥等措施,容易再次返盐返碱。东营市部分水稻田原来都是重度盐碱地,采用种稻压盐取得较好治理效果,但近年由于缺水,部分水田改旱田后土壤出现返盐。

四是耐盐碱品种少。突破性耐盐碱资源和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缺乏,高耐盐碱新品种育种仍然是提升盐碱地生产能力的重要限制因素。两省目前选育推广的耐盐碱作物品种耐盐范围为3‰—4‰,耐盐程度在5‰以上的作物较少。

盐碱地治理主要经验启示

从两省滨海地区盐碱地开发利用历程和长期实践探索看,盐碱地治理有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值得研究总结。

降水排盐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土壤盐碱化的发生、消除与水关系密切。地下水位埋深浅、强蒸发造成盐分随水蒸发向上迁移表聚,土壤出现盐碱化;降雨或灌溉将盐分向下淋洗,土壤盐渍化减轻。黄淮海盐碱综合治理实践表明,降低地下水位和淋洗排盐有效解决了该区域盐碱化问题。因此,降水排盐是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前提,任何其他措施要取得良好效果,都必须在降水排盐基础上进行。

综合治理是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有效方式。盐碱地除盐碱含量高以外,还存在土壤结构差、质地粘重板结、肥力低、养分有效性差、土壤微生物数量少等一系列障碍性问题。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必须在灌排工程配套基础上,辅以种植适宜的作物,结合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标本兼治,取得最佳效果。

长期持续治理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基本要求。盐碱化产生的特定自然条件不改变,则盐碱存在反复性。盐碱地治理后如果管护利用不到位,不能持续采取压盐排盐、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则盐碱化可能反复发生,制约粮食产能提升。因此,长期持续治理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基本要求。潍坊、东营、黄骅等地的一些盐碱耕地,在开垦之初多是重度盐碱化,经过长达20年甚至更长时间持续改良,才逐步变成中度偏轻或轻度盐碱地。

盐碱耕地改良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区域重点。盐碱地综合利用既包括盐碱荒草地开垦利用,也包括盐碱耕地的综合利用。受水资源条件、生态保护要求等限制,盐碱化荒草地开垦利用成本高、生态风险较大,开发潜力有限。盐碱耕地大多已进行了多年治理和种植,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改造提升难度较小,增产潜力较大,在已有水资源保障条件下提质改造,亩均可增产200斤以上。若改造提升1亿亩盐碱耕地,年均可增产200亿斤,以亩产平均800斤计,相当于新增2500万亩耕地。以沧州市为例,盐碱旱耕地解决灌溉问题后,旱碱麦可亩均增产200斤以上。因此,盐碱耕地宜作为近中期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点。

耐盐碱品种选育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根本方向。发展耐盐作物种植,由“改土适种”向“优种适土”转变是根本路径。针对轻、中度盐碱地,宜重点开展小麦、玉米、油菜、大豆、苜蓿等作物的耐盐碱种质筛选,培育耐盐碱、高产、优质新品种。针对重度盐碱地,宜开展土著原生境植物耐盐碱能力、经济价值评价,筛选一批耐盐碱性好、经济价值高的特色耐盐碱植物,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林则林。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