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媒体报道

【新京报】水稻北上 30年向北25公里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16作者:记者 周怀宗来源:新京报 2021-07-14点击量:

  研究发现,过去30年间,中国水稻种植北界呈显著地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受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过去30年间,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向北移动了近25公里”。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水稻种植北界,近年来一直在向北移动,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等共同完成,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

  水稻是我国第二大口粮,在南北方广泛种植,南方多以籼稻为主,北方则多以粳稻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北方开始普遍发展水稻种植,尤其是东北地区。目前,我国最北方的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已是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南。

  水稻作为喜温作物,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1984年,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分布在47.34°N附近,即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南部,具体位置在讷河-五大连池-通河-萝北-饶河一带。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013年,水稻种植北界已经北移到47.64°N,即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北部,大约在讷河-五大连池-通河-萝北-抚远一带。

  研究者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据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杨鹏研究员介绍,本研究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反演的长时间序列水稻时空分布数据集,利用核密度估计算法提取并定量分析了水稻种植北界的分布及演变规律。应用空间面板模型,解析了水稻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这一研究属于农作物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规律、过程和机理研究的领域,是当前气候变化与可持续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发现,过去30年间,中国水稻种植北界呈显著地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其中,向高纬度地区平均迁移了24.93km,最大迁移距离为88.01km;向高海拔地区平均迁移了39.15m,最大迁移距离为117.08m。

  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意味着什么?杨鹏研究员告诉记者,水稻种植北界区域水稻扩张受到气候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其中增温的影响最大,即水稻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种植北界区域的水稻种植面积将增加2.24%,也就是说,增温会使得适宜水稻种植的区域扩大,这对于粮食生产布局、农业政策制定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农业遥感机理与方法”的资助。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唐峥 校对 李世辉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