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艾超:“土”专家可不土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14作者:记者:杨舒 刘梦来源:光明日报 2022-11-13点击量:
艾超工作照 光明图片
整天和泥土打交道,会不会很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创新团队青年助理首席艾超却说:“土疙瘩在我们科研人员眼中,那可是宝贝,不仅不土,还洋气着哪!”
黑龙江嫩江、湖北潜江、广西玉林……在研究所实验室外的走廊上,一包包采集自天南海北的土壤样本一字排开,它们就是艾超口中的宝贝。
这十来年,艾超的工作都在围着土壤转——“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土壤养分的丰缺对粮食生长发育、产量及质量有着巨大影响,如何科学地培肥地力,就是我和团队在做的事。”
1985年,艾超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户农家,亲眼见证了农业生产从手插秧、担粪肥到机械化、广施肥的巨大转变,也深深感受到农业、农村、农民对先进科技的迫切需求。
2009年本科毕业后,艾超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选择了植物营养学专业进行深造。在导师周卫院士的指导下,他把科研方向锁定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条件下土壤养分转化的微生物学机理”,也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粪肥、秸秆等有机养分资源,将其转化为可供庄稼使用的肥料。
从此,艾超一头扎进实验室,誓要找出让这一捧捧最不起眼的泥土更为肥沃、更为健康的方法。
现在,艾超还记得,他带领课题组成员研发秸秆同位素标记技术的日日夜夜。在秸秆分解微生物学机理研究中,要用到被高丰度同位素标记的秸秆样本。此前这种样本主要从国外购买,且价格十分昂贵,这无疑增加了大规模试验的成本,怎么办?
自己造!艾超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密闭环境植物生长试验,成功设计出一种循环系统,能够低成本制备稳定同位素碳(13C)和氮(15N)丰度大于95%的秸秆材料,不仅省了钱,更为后续大规模秸秆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7年,在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项目的支持下,艾超利用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秸秆样品,开展了“我国不同土壤类型秸秆分解的微生物学过程与调控机理”相关研究。他带着学生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采集土样、实地走访、分析样品、对比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艾超团队发现,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不仅能让粮食增产,还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并得出了有机肥可替代的合适比例,精准指导农户合理施肥。相关技术成果——“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别看解决的都是“土”问题,艾超常告诉学生,现代农业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劳作,如今的研究已与生物信息学、分子生态学、微生物多组学等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这一领域国际竞争激烈,技术迭代极快,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始终站在前沿。
如今,艾超又把探索的目光锁定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微生物身上,希望能发现更多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奥秘。“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主战场。”艾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