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科研动态

10亿亩耕地编号管理布局国家永久性粮仓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06作者:Admin来源:农民日报点击量: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是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措施。
    首先,要聚焦目标地块,固化耕地空间。建立“两区”本质上就是把种植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优势区优质耕地相对固定下来,布局国家永久性粮仓和重要农产品核心生产基地。对划入“两区”的10.58亿亩耕地全部地块,进行统一编号命名,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建立“两区”监测管理体系,对“两区”耕地面积、位置、用途和权属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化管理。同时,探索建立比永久基本农田更加严格的保护制度,将最稀缺、最宝贵、最优质的耕地资源优先保护起来,严控对“两区”的占用。确保用途不变,控制“两区”耕地开发强度和利用方式,有效阻止“两区”优质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流失,推动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用地空间格局,促进生产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匹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聚焦目标作物,提升耕地产能。按照粮食等刚性农产品基本消费需求,稳定聚焦发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以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的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和天然橡胶,在坚决守住国家战略性农产品供给底线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放开8种目标作物之外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弹性农产品的生产,全面改善农业的供给有效性和竞争力。同时,实施“良田+良种+良法”组合战略,系统稳定提升“两区”目标作物产能。通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土壤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建设“旱能灌、涝能排、油改电、土肥沃、生态好”的高标准农田,提高“两区”耕地的基础地力,“藏能于地”。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社会化服务等现代生产要素优先向“两区”8种目标作物定向聚集,“藏能于技”,加快提高目标作物生产能力,率先把“两区”建设成为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国家战略性农产品供给核心区,降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防范市场风险,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第三,要聚焦目标主体,保障耕地收益。以引导主体种植目标作物为中心进行激励政策创设,将各种政策资源向“两区”目标作物种植者倾斜聚焦,切实保护生产者权益,加快改变农户种粮吃亏、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局面,切实解决“两区”发展动力问题。要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健全“两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两区”人均财力保障水平,推进“两区”范围内各类资金整合统筹使用;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创新信贷支持政策,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两区”农业生产灾害保险全覆盖,守护主体种粮收益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两区”农业生产监测体系和田间地块具体信息档案管理平台,对“两区”田间地块目标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精准监测;根据“两区”耕地用途变化、目标作物生产情况动态监测结果,实现对优质耕地的适时高效精准监管和保护,高效落实兑现“两区”农业激励政策,全面降低支持对象辨识、支持条件核查、补贴面积核定等政策执行成本,增强农业激励政策的针对性、精确性。确保政策“精准滴灌”,整体提升政府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调控与管理水平,切实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