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科研动态

“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召开项目推进会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19作者:Admin来源:IARRP点击量:

    2013年2月28日,我所李茂松研究员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农村司许增泰处长、农村中心陈兆波处长,我所王道龙所长、邱建军副所长,项目组专家以及各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任务团队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主要立足北方、西南和长江流域三大区域粮食主产区,针对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在不同区域低温、洪涝和干旱等灾害问题,开展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应急技术研究,为稳定粮食生产发挥作用。会上,各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的总体推进情况、取得的阶段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了汇报交流。李茂松研究员等5位项目组专家对各个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项目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了6个课题研究团队组建和研究任务分解,构建的全国突发性灾害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全国和研究区域的长年代气象资料、农情资料、农业洪涝灾情资料和研究区域的主要农作物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发生的时段、范围、强度、频率,种植模式、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性能和灾损资料以及应急防控技术、减灾技术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等资料,初步筛选出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适宜区域种植的47个抗逆性品种,初步育成耐旱性强、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4个玉米SS群自交系,初步揭示了区域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初步构建了3项灾害等级评价指标和灾情监测预警数据库,初步提出了适宜不同区域的避灾减灾种植模式、防灾避灾技术、灾后补救技术,初步试制了部分设备、机具、研制了抗逆制剂配方。项目已申请国内专利1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5项,制定湖南省地方行业标准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科技学术论文21篇,培养研究生10人,培训农民500人次。
  项目首席科学家李茂松研究员表示,今后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围绕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灾种性、区域性、季节性等防灾减灾技术进行研究;加强对灾情发生发展的监测预警工作,力求及时发现灾害以及在关键节点防控灾害及关键时段开展灾害救助与恢复生成;更加注重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时间紧密结合,增强农业防灾减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我国预防和减轻农业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议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气象报、农业部网、中国农科院网等多家媒体记者应邀与会,对项目取得的进展和意义进行了多方位报道。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