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年度总结会在京召开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1-09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2011年12月16-17日,我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2011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等课题参加单位的6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王道龙所长出席会议并代表承办单位讲话。
王所长指出,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第二大潜力所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高度重视盐碱地开发利用,现阶段利用盐碱地对于增加我国可耕地资源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王所长对我所逄焕成研究员主持承担的“黄河上中游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课题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该课题创新性提出的以“上膜下秸控抑盐技术”为核心内容的中重度盐碱地农业利用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应用效果,得到农业部和当地农民的高度认可,并被农业部作为主推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和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大力推广。
会上,项目7个课题分别报告了当前课题实施进展情况、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建议,并汇报了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我所逄焕成研究员详细汇报了承担的“黄河上中游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课题进展情况,该课题针对黄河上中游盐渍区域自然特征以及当地要求“增耕地、增产量、增效益、减灌溉”的重大需求,重点从中重度盐碱耕地如何保证“出苗、保苗、壮苗”和重度盐荒地中草药、牧草高效种植等技术创新角度,进行了技术研发、模式集成优化和推广示范,创新性形成了以“上膜下秸控抑盐技术”为核心内容的中重度盐碱地农业利用模式,并开发出了相应的配套机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会专家还重点就课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的研发、项目技术特色的加强、技术的凝练和集成、技术模式的规范化或标准化、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产投比的进一步提高、技术易推广性的增强、课题之间交流协作的进一步加强等共性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提出了解决途径或原则性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