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计划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通过结题验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0-09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金秋的北京,暖阳高照,硕果累累。9月27-29日,973计划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 课题结题验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彭以祺副司长、农业部科教司张文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道龙所长主持了会议。
项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和朱兆良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闻大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周健民院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张玉龙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晓林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金继运研究员和李家康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陆建中副局长组成了课题验收专家组,项目首席科学家何萍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全面听取了各课题负责人的汇报,认真审议了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对各课题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研究水平、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技术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讨论。项目8个课题均评为优秀。
???????该项目自2007年7月开始实施。5年来,项目人员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3大区域建立了5个试验基地,统一设置试验平台,通过研究肥际/根际养分转化与作物高效利用机制、肥料养分/环境要素协同促效机制以及农田和区域养分调控理论与技术途径,创建了农田可持续利用的高效施肥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提出了养分控释、有机替代、精准调控等减肥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途径与优化模式8项,并提出典型区域肥料减施与农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为集约化栽培区减施化肥20%-30%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5年创新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创新性成果。一是探明了氮磷肥际微域的范围、肥际微域氮素养分损失特点以及磷素有效库容变化。研究显示,氮磷肥际微域扩散距离为3-6cm,肥际的过程特点是浓度高、转化快,是肥料氮素转化(36-64)和磷素固定的主要场所(20-70)。土壤有机质含量、添加碳源和抑制剂、养分交互作用、肥料种类及施肥位点和模式等对肥际微域的氮磷转化具有明显影响。未来若能通过施肥机械改进实现根区施肥将有望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在有机无机协同促效机理研究中,首次通过微生物量氮15的测定,证明有机肥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对化肥15N的固持与保蓄作用,促进了土壤氮素的均衡供应;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了微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协同对土传病害的防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修复作用;并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种植系统中有机氮对无机肥氮的最佳替代比例在15-20,加入解磷细菌后有机肥磷最多可以替代无机磷肥20。三是揭示了典型种植方式下养分需求和供应的同步协调机制,探明了典型区域农田/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与精准/分区养分调控原理,发展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养分管理策略,建立基于土壤基础养分和叶片SPAD值的作物生育期氮肥推荐的理论与方法。四是通过研究系统揭示了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肥料养分损失途径、过程、影响因素及其控制途径,农田养分输入和输出特征参数,农田系统养分盈亏和平衡状态下作物和土壤的响应机制与判定分析。
???????5年来,科研人员密切协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89篇,其中SCI论文151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27项,授权专利3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培养博士108名,硕士200名;1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获“中科院百人计划”和“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验收专家建议,鉴于肥料减施增效和农田可持续利用研究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很强,同时受区域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的研究工作,建议国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支持该项工作,以在某些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性进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