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科研动态

“磷钾循环过程、有效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验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19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2010年10月20日至22日,科技部委托973项目“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重要过程与调控对策研究”项目办公室组织张佳宝研究员(项目首席科学家)、赵其国院士、朱兆良院士等专家在江苏南京对该项目八个课题进行了验收,我所马义兵研究员主持的第二课题“磷钾循环过程、有效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顺利通过验收。
    该课题依托我国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管理模式下磷钾迁移、转化和有效化过程及机理,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磷、钾长期积累或亏缺规律,提出了土壤中磷余缺的阈值,建立了基于磷钾肥高效利用的精准管理模式;探讨了土壤磷素快速监测方法;弄清了典型农田土壤活性磷的固液相分配规律与影响因素,磷素的迁移、形态转化与吸附特性,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磷素淋溶预测指标和环境效应;系统地研究了土壤磷素固液相分配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以及调节土壤N/P量、添减腐殖酸、调节微生物C/P比,改变土壤pH等提高磷肥有效性的途径。基于长期试验和科学原理,形成了农业土壤中磷肥管理模型,对于我国合理利用磷肥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面源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管理手段。该课题培养培养博士生、硕士生20余人,博士后出站2名,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农田磷钾循环研究的人才队伍。发表论文6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3篇,SCI论文21篇。申请专利4项,已授权2项。
    通过课题实施,在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中磷钾循环过程、有效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结果,为发展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多目标协调发展的农田生态系统调控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提高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持续生产能力,降低农田面源污染,全面提升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磷钾的调控水平做出了贡献。磷钾循环过程是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重要过程之一,该课题完成了项目总体目标的重要部分。
    专家组认为,不同管理条件下土壤磷素消长模型,定量评估方法,不同区域土壤中磷钾的优化管理模式和预警体系,以及土壤中磷余缺的阈值的研究结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也为提高磷钾肥利用率的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且首次研制出新型高效有机结合态磷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施肥量。研究成果具国际领先水平。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