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科研动态

我所派员参加第五届东亚国际真菌大会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28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 应第五届东亚国际真菌大会主席大贺祥治的邀请,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李建萍处长、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苏姓娣及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测试中心高巍于2008年9月17日至22日赴日本参加“五届东亚国际真菌大会”。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产业大国和消费大国,然而由于安全质量问题,食用菌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日本是亚洲食用菌科技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本次会议旨在真菌遗传与育种、栽培技术、药用菌以及新种介绍等方面进行国际交流,并围绕东亚真菌产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会上来自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国家的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大会分为学术报告、主题发言及研究展板三个部分,我所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测试中心高巍代表张金霞研究员做了“中国白灵菇栽培菌株的种质特性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中国5个白灵菇主要栽培菌株的种质特性,并将5个菌株的不同特性进行了比较。白灵侧耳是最早发现于意大利北部西西里岛,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木垒、伊犁、塔城、阿勒泰、托里等地。我国自80年代中期驯化栽培成功,近年广为栽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白灵侧耳栽培产量达到20万吨,是具有巨大潜在市场的大型食用菌。本报告被大会组委会列为第一个主题报告,报告后多国的专家进行提问及讨论,并对本研究提出建议及参考研究意见。

    通过大会学术报告及展板展览发现,在遗传育种方面各国多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进行杂交组合,尝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种间杂交,在菌种改良及菌种退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各国的栽培技术研究集中在工厂化栽培的技术改进、栽培基质优化、废料重复利用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韩国和日本对药用菌的有效成份及其功能分析方面研究得较为深入。食用菌采后加工及新品种发现等方面的报告较少。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