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科研动态

我所四项成果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28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2006-2007年度中国农学会“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结果揭晓,我所四项成果榜上有名。由唐华俊研究员和辛晓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数字草业技术平台研究与示范”、赵秉强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环境友好型肥料研制与产业化”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姜瑞波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鉴定、整理与保藏”、徐明岗主持完成的“长期施肥红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复合调理技术”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数字草业技术平台研究与示范”,针对我国草业产业化发展和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对数字化信息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的需求,构建了草业信息管理、监测更新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数字草业理论和技术集成体系,是数字草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促进我国草业产业化发展和农牧业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据与信息层面,针对我国草业生产缺乏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制订了草业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海量草业基础信息数据库,总数据量达150 G,其中网络共享数据量达到30 G,为草业信息研究与应用奠定了数据基础。

    在理论与技术层面,研发了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模型,将遥感技术与植物生长过程主要控制参数结合起来,显著提高了大尺度草地生产力模拟和长势实时监测模型的精度,提高了监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应用于生产和业务化运行;自主开发了牧草生长模型,可制定水、肥管理方案;采用GIS技术开发了牧草适宜性评价空间模型,为牧草科学评价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开发建立了构件化的草地信息监测平台、草业智能管理决策平台、草业信息应用发布平台,为政府决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快捷实用的信息和工具。

    在应用与示范层面,运用项目开发的数字草业技术平台,二次开发了9个实用的草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建立了5个大型草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并在全国40多个县(市)进行了推广应用,覆盖30万亩人工草地和1900万公顷天然草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家认为,该成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数字草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草业信息元数据标准、牧草生长和评价模型构建方面实现了创新,构建了草业信息管理、监测更新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草业信息集成技术体系。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鉴定、整理与保藏”,属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农业微生物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物质保障,在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整理、保藏与利用方面的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1.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鉴定、整理与保藏的技术平台,完善了微生物分子鉴定实验技术、厌氧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保藏技术和微生物菌种快速鉴定体系。

    2.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库,收集了270个属751个种5000余株,入库保藏10万余份,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白阿魏菇等食用菌共计1200余株,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大豆、苜蓿、花生等根瘤菌1100余株。

    3.采用并完善了当前国际上先进保藏技术方法,提高了农业微生物菌种的整体保藏技术水平和质量,其中通过液氮保藏将难以保藏的食用菌保藏期延长到3年以上,存活率达到99.6。

    4.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共享的信息系统,开通了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中心的专业网站,实现了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共享。

    5.引进、整合模式菌株125属219种242株,在国内首次编辑出版了《模式菌目录》,收录菌株信息全面、详实,数据积累丰厚,为我国微生物科学研究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信息;并修订出版了2版《中国农业菌种目录》。

    6.在收集、保藏的基础上向社会提供资源、信息、技术服务,为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每年提供菌种2000余份,近五年鉴定菌株520余株,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长期施肥红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复合调理技术”,从1990年开始在红壤典型地区——湖南省祁阳县进行旱地施肥定位试验研究,14年来完成了各种类型田间试验152个,盆栽试验26个,获得土壤各种形态养分含量、产量和质量等分析数据及微气候数据近16万个,取得了系统的研究结果。

    1、系统阐明了不同施肥下红壤养分的形态转化和化肥促进土壤酸化的特征。长期施用磷肥有利于土壤全磷积累和土壤有效磷的提高,积累的磷以有效性较高的Ca-P、Al-P等形态为主;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缓效钾和有效钾。化学氮在土壤难于积累,但能促进土壤硝态氮的形成,使土壤硝态氮高达26mg/kg,是不施肥(对照)的11.8倍;单施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为32左右,而有机氮氨挥发损失仅为5。单施化肥氮和NPK配合施用,氮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8.0和33.5,而NPK与有机肥配合,氮的利用率为45左右;有机无机肥配合可显著提高肥料氮的利用率,减少氮的损失。长期施用化肥特别是氮肥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的pH值14年下降近1个单位。

    2、系统观测阐明了长期施肥下红壤生产力的演变规律。有机肥是土壤肥力提高和作物持续高产的基础,它不仅使土壤有机质数量增加,质量改善,而且可有效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的活性。长期平衡施用NPK不能持续增产,单施任何化肥(特别是氮肥)都会导致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衰退。长期施化肥,前5年增产幅度较大,施N、NP和NPK小麦平均分别增产95.7、265和285;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化肥增产作用降低,施肥10年后,N、NP和NPK小麦增产平均分别为-85.7、111和232;而化肥配合有机肥,作物增产幅度随施肥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连续施肥5年和10年小麦平均分别增产295和441。玉米也有类似的结果。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是最佳的施肥组合。

    3、根据长期施肥的红壤质量演变规律,研究提出了实用性强的红壤复合调理技术。开发出两种多功能复合调理剂,具有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中微量元素供应、降低土壤酸性和增加土壤保水性等作用,使作物增产9.8-21.6,平均增收600-1650元/hm2,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

    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可在南方红壤地区旱地上广泛应用。

    ?

    另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作为第三完成单位,赵秉强研究员作为第四完成人参加的“玉米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