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通过验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27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由王道龙、邱建军、尹昌斌等主持的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2006年12月22日在北京顺利通过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课题验收。
本项目就农村工业化发展理论与内涵,国外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与模式,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历程、经验与教训,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道路选择,我国区域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我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等6个专题,系统地研究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与途径,为进行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导。主要结论如下:
1、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延长产业链,提升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新型产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2、推进农村工业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途径。从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等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分别研究剖析了二元经济理论、原工业化理论、产业区位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在内的农村工业化四大基础理论,分析了资源、资金、技术、劳力、市场、制度等影响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重点分析了 “工业疏散”、“就业扩张”和“梯度转移”三种农村工业化基本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
3、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应选择以内生型工业化为主,兼顾综合型农村工业化。比较分析了美国、印度、韩国、以色列、荷兰等不同类型国家农村工业化历程,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历程,指出:农村工业化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外生型模式对应的是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水平,内生型模式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发展水平,综合模型对应的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介于前两个之间的发展水平;就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而言,选择内生型模式是合理的,同时,注意到综合型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即在大力促进在农村地区兴办非农产业的同时,有条件地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地区扩散和转移。
4、提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加速我国农村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化、产业化促进农村工业化,用农村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充分高效利用有限资源为基础,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为前提,以充分运用先进科技为动力,着力提高综合生产和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体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协调发展。
5、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引下,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因地制宜地在广大城镇地区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增强和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的乡村工业,有效地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
6、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宏观布局:用科学发展观和城乡协调、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基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业、市场流通、现代装备、国际市场、人员素质、政策环境、政府服务、科技支撑、管理与法制等方面形成有利于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格局。在结构布局上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合理,人力分布基本合理,城乡差别显著缩小。在产业布局上形成基础产业、现代装备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种植产业、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食品制造业产业、市场流通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以及合理的区域布局。
7、实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战略途径:着重实施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从业人员知识化、农村居住城镇化、种植生态区域化、养殖集约规模化、农村监管法制化、社会服务信息化九大战略重点,从生产资料保、科学技术支撑、生产装备改善、发展政策稳定、建设投资增加、组织形式变革、管理机制创新、切实加强领导八个方面强化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战略措施,保障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尹昌斌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