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政策建议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18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用占世界6%的水资源10%的耕地养活和支撑了世界21%的人口。我国的农业在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农民收入增加不快、农村发展缓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有很大差距。
在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和农村社会生活的节约消费,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废弃物资源化、农村生活消费的“净化”,增加价值链条,延伸农业产业链,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二、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资源、环境、产业与消费以及综合循环经济的角度,探索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与重点领域,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系。
1、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和微生物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2、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利用的资源化。
3、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4、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利用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干净化”消费,改善生活环境。
三、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正在着手制定“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配合这一规划,在农业发展方面,农业部门应立即着手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社区“净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未来五年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的思路、途径、目标和模式及相关的工程措施、支持重点领域与保障体系。
2、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高效利用与废弃物再生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3、开辟资金渠道,建设若干领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
“十一五”期间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的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与产业链整合、农村社区“净化”等方面在全国开展若干个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广泛应用。
4、加强制度创新,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近期考虑开展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前期工作,尽可能出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税收、金融保障等方面制定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