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实现东北春玉米大范围持续增产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1-13作者:逄焕成来源:盐碱地改良团队点击量: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民主园区、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锦州市黑山县召开东北黑土区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与测产会,推动东北地区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协同提升。
秸秆还田是制约我国东北秸秆利用与耕地培肥的“卡脖子”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与秸秆不还田相比,常规秸秆覆盖还田、浅旋还田有一定的土壤培肥效果,但存在的还田难、腐解难、保苗难、病虫害多、减产风险大等弊端,土壤培肥与作物增产的矛盾难以协调,严重影响了农户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黑土地培肥需要“温药补体虚”,更需要“猛药治顽疾”,黑土地长期“重用轻养”导致大范围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变“瘦”、变“薄”、变“硬”,传统秸秆还田方式还田量小,且大都难以连年还田,导致土壤培肥效率慢、效果差。
为此,逄焕成研究团队提出了秸秆颗粒化连年高量还田思路,研发了田间秸秆捡拾颗粒制作一体机,将秸秆由“长粗硬”变成“短细软”,秸秆经颗粒化后每年还田量最高可达10吨/亩。在东北多年多点研究表明,秸秆颗粒化还田可实现既养地,又养作物的“双养”效果。在土壤消纳秸秆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秸秆腐解速率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团粒结构、持水能力和酸化问题明显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得到明显优化,秸秆养分释放速率显著提升,玉米显著增产,品质风味也得到改善。
现场实收测产按照每个处理实收6个测产方,每个测产方10 m2,现场实打称重,经去杂和含水量折算后计算产量(含水量14%)。结果表明,民主园区秸秆颗粒5吨/亩连年还田六年玉米亩产达898.7千克/亩,比等量粉碎秸秆还田单产提高18.0%;闫家岗农场秸秆颗粒3吨/亩连年还田三年玉米亩产达884千克/亩,比常量粉碎秸秆还田单产提高11.4%;锦州市黑山县秸秆颗粒3吨/亩还田当年玉米产量达656.1千克/亩,比秸秆不还田单产提高18.0%;沈北新区秸秆颗粒3吨/亩连年还田三年玉米产量达676.2千克/亩,比秸秆不还田单产提高13.4%。
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副所长钱春荣研究员介绍,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不管是采用翻埋还是旋耕,都完全不影响农事作业,并且能当年腐解,即使还田量高达3-5吨/亩,在不多施氮肥的前提下也没有出现缺氮现象。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周宝库研究员和沈阳农业大学齐华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技术有望在较短时间内使黑土地“由黄返黑”“由硬变松”,该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田间作业效率高,是“用养结合,用中强养”的培肥增产新路子,也是遏制黑土地退化的有效手段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培肥的重要支撑。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黑山县农业农村局、辽宁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辽宁宁越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有关专家,以及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等参与现场测产并观摩秸秆捡拾颗粒制作一体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