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盐碱地改良团队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4-06作者:Admin来源:管理员点击量:

盐碱地改良团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与新发展阶段盐碱地综合利用背景下,在2013年科技创新工程首批启动的“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创新团队基础上重新调整更名而来的团队。团队在职人员11人,其中创新人员7人(包括首席1人,资深首席1人,科研骨干3人,研究助理2人)。首席科学家李玉义研究员。

研究内容:

1.盐碱地改良理论与技术。聚焦“改土、培肥、扩库”目标,形成盐碱地阻盐控盐与生境调控的绿色改良技术模式与系列产品;研制分类分级盐碱地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调理技术及产品,建立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绿色精准施用技术体系及标准规范;研发有机肥、绿肥、土壤调理剂等多肥源协同耦合的盐碱地快速培肥增碳技术及产品,创新基于微生物驱动的盐碱地肥力快速提升生物强化技术及产品,构建盐碱地快速培肥技术体系;研究盐碱逆境土壤养分库容扩增与增效的生物和非生物作用机制与原理,创建基于水肥调理剂一体化的盐碱地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制定技术规程。

2.盐碱地产能提升理论与技术。聚焦“种植”与“管理”两个环节,研究覆盖节水保墒、垄作集水聚墒、秸秆腐解还田、作物轮间套作立体绿色种植等耕种模式与环境要素协同作用对盐碱土壤-作物产能提升的影响机制,创建适合于不同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的盐碱地高产高效耕种模式;阐明盐碱地障碍因子降低土地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影响效应及关键生物学阈值,研发盐碱地作物胁迫快速高效智能识别诊断技术及产品,构建基于动态过程的盐碱地“水肥气热”精准绿色多目标耦合调控技术体系,形成盐碱地高效栽培与综合调控的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系列产品。

研究目标:围绕耐盐碱作物种植、养分扩容增效、微生物调控、水分高效利用等适生改土机制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途径间的耦合机制开展研究,力争取得理论与方法创新;突破区域“耐盐碱品种-控盐治碱-培肥扩容-多水源利用”多要素协同的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和产能提升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推动盐碱地绿色改良和产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我国盐碱地粮仓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研究方向:1)盐碱地绿色改良理论与技术;2)盐碱地产能提升理论与技术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