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媒体报道

【中国产经新闻】国务院打出“钱、地、人”政策组合拳振兴乡村发展顶层设计将落地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03作者:首席记者 梁文艳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9年7月3日01版点击量:

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 

如何让真金白银“上山下乡”,还需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产业内涵特征、发展思路、实现路径等作出全面部署。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7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乡村产业发展也存在产业门类不宽、产业链条不长、要素活力不强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须加强引导和扶持。 

虽然,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不过,前不久,《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山东日照、青岛等地走基层采访时了解到,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少村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些村庄,大量中青年人口流出村庄进城务工,导致村庄人口稀少、闲置土地、农宅较多,而这种“空心村”的存在也让当地村干部在乡村振兴方面犯了愁。 

有观察者认为,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业转型升级不足,效率效益偏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不高,带动能力不强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更加艰巨等。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没有产业,就没有乡村的振兴,乡村振兴也就是一个“空中楼阁”。要把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都尽量留在农村,要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要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钱、地、人等关键核心。余欣荣说,此次出台的《意见》,是在以往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延伸、拓展、细化和实化。在钱、地、人三方面力求打出组合拳。 

在“钱”的方面,记者注意到,《意见》提出,要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创新乡村金融服务,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等。 

在“地”的方面,将开展县域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增加乡村产业用地供给等。 

在“人”的方面,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等。 

针对“钱、地、人”方面,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姜文来看来,尽管国家可以从财政投入、创新金融服务、发行债券、工商资本等角度来筹集,但相对庞大的资金需求来说也难以完全满足。 

“如何撬动市场来进行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姜文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资金方面,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对投入乡村振兴的资金应保障有合理的利润做后盾,通过市场的方式来筹集是重要的方向。 

在“地”的问题,政策方面,监管部门可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用地方面的政策,挖掘好自身资源的潜力,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对农村房基地进行适当调整、集中,可用调整出部分用地,“地”的问题关键是在政策调整和改革。 

在“人”方面,要重视培养乡土人才,将其根扎在农村。同时,建立吸引人才的政策,企业是培养引进人才的重要组织,要重视人才培养,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通道。 

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政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姜文来说,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行系统谋划,从国家层面来讲,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省级、市级层面的设计大部分已经完成,县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乡镇到村级的顶层设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其次,有了顶层设计,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施,“一张蓝图”干到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经过地方政府批准,成为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准绳,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换一个领导再推翻重来。 

最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发展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如何能保障产业振兴持续下去,是乡村振兴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产业振兴的引擎,其他振兴就没有发动机,也难以持续下去,因此,关键是要建立产业振兴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谁带头振兴的问题。”姜文来说,要突出党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带头作用,通过“党建+”的模式,走乡村振兴之路。 

据相关方面透露,下一步,乡村振兴如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在破解钱、地、人难题方面,还将提供系统性制度安排等一系列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顶层设计将落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