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农业空间格局及适宜性研究新进展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02作者:何英彬来源: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团队点击量:
农作物空间格局及适宜性研究旨在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作物生长模型是农业空间格局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在第二期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2016-2020)的资助下,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团队作物生长模型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 Methods》、《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
作物表型参数获取是优化模型和分析模型适应性的基础,课题组基于田间试验,比较了高光谱连续统去除法计算LAI与传统植被指数模型反演LAI方法,结合Slogistic模型和三种权重确定方法,建立了多个生育期马铃薯LAI反演和产量估算方法(Plant Methods,2020;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2020; 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a,2018b)。作物物候模型是驱动作物生长模型运转的核心部分,通过对作物物候模型光温反应函数在不同生长期加权,创建作物种植适宜区判定方法对比指数,能够实现对作物生长适宜性的精细评价(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7)。此外,将作物生长模型与农业经济模型、GIS技术相融合,可以模型并预测区域作物空间竞争格局(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6;农业工程学报,2016)。
在发表上述文章的基础上课题组出版了《马铃薯表观特征及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及分析》(专著,2018)和《气象因子对马铃薯种植影响的研究》(译著,2016)两部著作;申请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研究”(2017-2020,编号:41771562)。